【貿易休戰】一個現象透視 貿易戰未落幕特朗普已贏了?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04/08 15:52

最後更新: 2019/04/08 15:52

分享:

分享:

中美貿易談判接近尾聲,有美媒報道指,無論華盛頓與北京最終達成什麼協議,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而言,都已取得一項重大勝利——企業正在重新評估對中國的依賴,部分行業正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

《紐約時報》報道,關稅和貿易緊張局勢已促使全球企業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部分行業的企業都在減少與中國的接觸,例如運動相機製造商GoPro和製造感應器的環球電子(Universal Electronics),均將部分業務轉移到墨西哥;孩之寶(Hasbro)也將其玩具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墨西哥、越南和印度;丹麥的丹佛斯集團(Danfoss)正將供熱和液壓設備的生產轉移到美國。

孩之寶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戈德納(Brian Goldner)在最近的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在明年底前「將60%的生產轉移出中國」,轉移到美國和其他地方。

美媒報道指,全球企業都在努力減少對中國工廠的依賴。

中國企業也考慮走出去

瑞銀去年底對中國出口導向型製造商的首席財務官進行的一項廣泛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企業已在2018年至少將部分生產遷出了中國。還有三分之一企業打算在今年這樣做。瑞銀發現,大部分企業是把其出口產品約30%的生產轉移到了海外。

報道引述企業高管表示,這次貿易戰已促使企業從根本上重新評估中國作為製造業主導者的地位,就連中國企業也在向海外擴張,國有巨頭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宋志平稱,事情正在發生變化,這就是中國企業要走出去的原因。

渣打銀行首席執行官溫拓思(Bill Winters)稱,那些擔心中國出口產品可能面臨更高關稅的人,正考慮將生產出口產品的設施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去,當中也有中國的企業。

勞動力成本速升削優勢

事實上,中國在過去20年,以勞動力成本低、技術相對熟練,作為製造業強國在世界上出現,有大量的分包商,建立了廣闊的公路網和鐵路網,還擁有龐大且不斷增長的本地客戶基礎,吸引大批企業搬到中國,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據,中國製造業去年創造的產值佔全球的25%,比2000年增長了8%。

惟中國的工資和其他成本多年來一直在上漲。愈來愈多企業抱怨說,中國官員過於偏袒本土競爭對手,或在阻止知識產權盜竊方面做得不夠。工信部長苗圩上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也表示,中國勞動力總量開始下降,勞動力成本也在持續快速地上升,中國製造的低成本勞動力優勢已經逐漸削弱。

報道指出,中方必須小心行事。中國的經濟正在放緩,工作崗位突然轉移出去可能會導致失業和不穩定。

不過,供應鏈多元化的能力取決於行業。美國密西根州安娜堡供應鏈管理公司LLamasoft的首席執行官高拉夫(Razat Gaurav)稱,一些汽車零部件企業為避開對中國製造加徵的關稅,已延長了其美國工廠每天的工作時間。但智慧型手機和其零部件製造商,基本上找不到可將工作轉移出去的地方,只有部分企業開始轉移,比如SONY擴大了在泰國的生產後,於上月關閉了在北京的一家智慧型手機工廠。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